张恪放下电话,到楼下看唐婧她们打牌,没过一会儿盛青就打电话过来,盛青原来这两天打算回海州,接到张知非的电话说张恪这两天要过去,打电话问候一下。张恪没跟他在电话里多说,具体的事情到深圳后再说,就结束了通话。
“怎么,没几天就过年了,还要往香港跑?”梁格珍听着张恪打电话的内容,问他。
“嗯,有些事要处理一下……”说这话,张恪的眼神往唐婧那里瞟了瞟,想必她也从陈妃蓉那里知道许思在香港工作的事情,唐婧朝他很好看的呲了呲牙,就没有其他特别的表情,张恪虚伪的说了一声,“要不是唐婧她们要组织这个冬令营,还想带唐婧一起去玩呢……”
唐婧横了他一眼,说道:“总归有时间的……”
张恪闭嘴不多说什么。
到了十点半钟,唐学谦跟张知行由周文斌开车载着过来,唐学谦推门就笑着说:“我们也来避难来了……”张恪看了看窗外,不是唐学谦的二号车,躲送礼的跟躲特务跟踪似的。
梁格珍起身要去倒茶,唐学谦阻止道:“你们继续打牌,茶水我们自理。”当然最后是张恪去煮咖啡。
喝过咖啡,唐学谦一家就走了,张知行问张恪:“你睡哪里?”
张恪笑着问:“能确保家门外没人候着?”
今年年关,张知行不得比唐学谦轻松,海州控股的模式很成功,特别海棉的几家厂整体迁入北关的纺织工业园,非但没花市里一分钱,通过旧厂土地商业化运作,还套出三个亿的资金,这在九五年是很了不得的事情,就算省里的企业也没有几家有这么闲钱的。从九五年年中起,唐学谦就名正言顺的加强对海州控股的支持力度。十一月份提出的管理层持股的试点,也得到省里的批准。
将厂迁出城区,通过银行贷款建设新厂,不计算旧厂的土地资产,新建后的工厂通常净资产率并不高,特别一些小型的市属企业的产权,完全可以通过管理层持股的方式卖给管理层,而海州控股则可以腾出手来集中资源,扶持、发展更有潜力的中型企业,以此来改善国有资产的质量。
并不是说一些小型的市属企业没有发展前景,最根本的问题,是任何一个组织,一旦旁枝末节过于繁杂,都会导致管理效率的下降,还容易滋生腐败。
去粗留精,去枝留干,本来就是今年几年内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重点。
海州控股走的是国有资产产权改革的先行模式,将国有资产从小型企业中转移出来,又通过管理层持股的方式,将这些企业留给有管理经验的管理层,不至于因为国有资产的撤离而使企业崩溃。当然,大中型企业也会推行管理层持股,但是由于大中型企业的盘子都比较大,而管理层能拿出来的钱又实在有限,所持的股权自然有限,绝大部分股权还是由海州控股代表市里掌握。不仅能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,还能有效的集中资源扶持重点市属企业。等这些重点企业走上正轨,就可考虑让这些企业逐步的上市。
九十年代中期,民营企业想在国内上市难于登天,但是国有资产上市,相对容易一点。当然了,无论是政治上的需要,还是真心想发展经济,一个地区都会重点扶持几家上市企业。如果国有企业实在拿不出手,政府也会考虑扶持当地的民营企业。
爱达或者锦湖想在国内上市并不难,但是一个地区能以行政的手段争取到的名额实在有限,而张恪还不屑于从国内的股市圈钱,这些机会,是不会跟海州市的其他企业争的。张恪另有迂回进去资本市场的手段,何苦跟证监会的人打交道?
目前在海州市,爱达电子的名头最大,但是资产实力最雄厚的还是海州控股。海州控股涉及到大大小小的市属企业,在那些厂长、经理的眼睛里,张知行就是他们的天,到了年关,总要千方百计的孝敬到。到这个时候,市里的那些头头脑脑才恍然发觉,海州控股的董事长、总经理才是真正的肥缺。
(未完待续)